时间:2025-10-21 点击量:
学科代码:125200
校内编码:2c20901
一级学科:
培养单位:管理与经济学部
学生类别:MPA
学制学年:2年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先进的分析技术与方法,诚信、负责、有影响力的公共管理者,在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服务精神的指引下,熟悉某一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服务于党政机关、非政府公共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
2.毕业要求:
(1)品德素质方面
通过在校学习,毕业生应具备诚信、负责、自信、自律、有影响力的相关素质。
(2)知识结构方面
通过在校学习,毕业生应全面掌握公共管理相关知识结构体系,根据自己工作和实践领域详细了解本研究领域与下相关理论知识。
(3)能力素养方面
通过在校学习,毕业生应具备发现工作和相关实践领域的问题能力,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出相应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培养方向
MPA项目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目前设置培养方向有城市治理、政务信息安全与管理、社会保障、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管理。
三.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研究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根据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相关规定,申请适当延长学习期限。
四.培养方式与学分要求
1.培养方式
公共管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采用课程授予、案例教学、移动课堂、前沿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强调专业课程知识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2.学分要求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包括课程学习学分和培养环节学分。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总学分应不少于38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6学分,培养与考核环节要求不少于2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选课要求
MPA培养方案课程按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综合素养课等三类。研究生课程学习不少于36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不少于5学分,学科专业课不少于29学分,综合素养课不少于2学分。
六.培养与考核环节要求
(一)主要培养环节
1.文献阅读: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需阅读一定数量的学科或专业领域文献,并完成一篇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研究进展报告:研究生在开题后至学位论文答辩前的每学期,需提交一篇研究进展报告,总结课题研究和论文工作进展。
3.学术交流:硕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4次本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学术会议或前沿讲座。项目定期开展学术会议或前沿讲座;研究生在学期间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或前沿讲座;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次数满足要求后,填写讲座登记表,上交项目并留存。
4.专业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开展不少于半年本专业领域的行业调研实践,接触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研究生根据自身行业、岗位及时间情况自行开展专业实践,结合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发现所在单位或行业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并结合专业知识撰写案例报告,文本形式为案例正文及分析报告,并按要求提交文本。
(二)关键考核环节
1.开题报告:研究生在正式撰写学位论文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参加开题答辩,并通过论文开题考核。学术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研究生应在一学年的课程学习结束后进入开题环节。两年制的研究生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初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开题环节应以开题报告会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进行,由研究生本人汇报开题工作,由开题报告评审小组评议是否通过开题。
2.中期考核:在研究生培养中期,对研究生学业进展、思想素质与专业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查找问题与不足,为后续课题研究和论文工作打牢基础。
七.学位论文及发表学术成果要求
MPA学生必须修满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论文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也可以是案例分析,论文要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撰写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八.课程设置列表
分类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课时  | 开课院系  | 必修/选修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S131G006  |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必修  | |
S2518045  | 2 专业交流英语  | 2  | 40  | 外国语学院  | 必修  | ||
S131G003  | 3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选修  | 二选一  | |
S2213002  | 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8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选修  | ||
学分小计  | 5  | 共计5学分  | |||||
综合素养课  | S209GG06  | 5 公共管理改革与创新(案例教学)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学分小计  | 2  | 共计2学分  | |||||
学科专业课  | S2098027  | 6 论文写作  | 1  | 16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S209G012  | 7 政治学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S209G014  | 8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S209G048  | 9 公共管理学  | 3  | 48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S209G051  | 10 公共经济学  | 3  | 48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S209GG02  | 11 社会研究方法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S209GG03  | 12 公共管理伦理学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S209GG04  | 13 公共政策分析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S209GG05  | 14 公共财政学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S2098003  | 15 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与管理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选修(不少于10学分)  | |
S2098004  | 16 党政机关保密管理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8005  | 17 保密法学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8057  | 18 领导力开发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E061  | 19 区域规划与管理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EG02  | 20 公共危机管理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EG04  | 21 社会保险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EG06  | 22 土地管理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EG08  | 23 公共资源配置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EG11  | 24 城市经济与环境管理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EG15  | 25 知识产权信息管理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EG16  | 26 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EG20  | 27 低碳经济管理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G035  | 28 社会保障学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R015  | 29 电子政务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RG04  | 30 公文写作  | 1  | 16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RG06  | 31 社会学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RG07  | 32 管理沟通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RG09  | 33 公共组织行为与绩效管理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RG12  | 34 宪法与行政法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S209RG13  | 35 知识产权法  | 2  | 32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选修  | ||
学分小计  | 29  | 不少于29学分  | |||||
培养环节  | S209RG10  | 36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1  | 16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S209RG11  | 37 公共管理前沿讲座  | 1  | 16  | 管理与经济学部  | 必修  | ||
学分小计  | 2  | 共计2学分  | |||||
全程总计  | 38  | ||||||
备注  | |||||||
专业方案命名  | 2025 公共管理(MPA)(非全日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