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News

专访天津电视台记者组组长陈国望:用新闻的武器推动社会进步

时间:2010-11-09  点击量:

陈国望为我校09级MPA学生,日前获得“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以下为他接受中国记协网专访记录

来源:中国记协网

编者按:在采访现场看到陈国望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他诙谐的笑容,而他的经历听起来并不让人感到轻松。他曾经三次进入可可西里采访,在西藏昌都他曾经历差点被水冲走的险境。他以范长江的名言“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座右铭,他欣赏第一届长江奖获得者艾丰说的“记者不能做新闻的挑剔者和旁观者”,并以记者的责任与担当守望公平与正义,反映百姓呼声,推动社会进步。

从一个趣闻中发现了一个有巨大价值的新闻线索;然而,从他诙谐的笑容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新闻记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他诙谐的笑容中,我们懂得了新闻记者要永葆激情,要勇于担当,要把新闻变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武器。

11月8日,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天津电视台记者组组长陈国望接受本网专访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传媒人物专访节目,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天津电视台记者组组长陈国望。陈老师,您好。 主持人:您拍摄的揭露性报道《果冻虾》、《工程土洒漏相关部门治理不力》、《小区物业撤出之后》等报道都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职能部门积极跟进解决。请您谈谈对新闻工作者运用新闻报道服务百姓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认识。

陈国望:我们说新闻是舆论的武器,其实新闻对我们记者来说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武器。我们站在这个岗位上,有这种职责能够深入到第一线,也能够深入一些问题的本质,把问题暴露出来,我们的暴露不仅仅是为了挑剔,而是为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所以记者应该守望公平正义,把这些事情做好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荣耀。

主持人:据我了解,2001年5月,天津选派第三批援藏干部。您刚刚结婚还不到一个月就主动请缨申请赴藏,被安排到西藏昌都地区电视台。请您谈谈是什么精神或力量在支撑您这样勇往直前,您又是如何处理好新闻事业与家庭和谐之间的关系?

陈国望:我做这个选择是很难的,当时我坐在大楼的楼梯里面两个多小时,因为我需要自己做一个重大的决定,两个小时之后经过反复思考,我还是决定去报名。家庭、未来我都想了很多,最后我说服了自己,做出最后决定的关键是西藏吸引着我,那个地方可能有很多我和观众未知的东西,所以我申请要去拍新闻、做片子,领导最后还是被我说服了。

主持人:当时您有没有想过,也有拍不到好片子的可能?

陈国望:这是一种感觉,当然这种感觉也是准确的。我感觉西藏是祖国比较偏远的地方,但是到了西藏以后就会感觉昌都是西藏比较偏远落后的地区,当地电视台的新闻就是每周一、三、五有,其他时间都没有。昌都到各个县的路都是土路,电视台的新闻其他各个县也看不到。这种状态就给我一个空间和机遇,因为你做的很多事都是别人没有做过的。替当地申请国家旅游局的专题片等等都是我来做的,而且带动了当地一些编辑记者一起进步。自身价值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主持人:您离开昌都时,昌都电视台有哪些改观?陈国望:2003年,昌都电视台已经实现了《昌都新闻》在11个县当日播出,解决了多数昌都人看不到昌都台的尴尬。我们是利用昌都刚开通的网络,建设了一个传输系统。后来,又实现了昌都电视台到西藏电视台的远程传输,结束了靠航班或汽车捎磁带的历史。

主持人:您刚才说您做的很多事都是别人没有做过的,那么是不是您也吃了许多别人没吃过的苦呢?

陈国望:是的,晴天的时候山上要往下掉石头,雨天的时候更要掉石头,还会有泥石流,下雪的时候会封路,包括我去可可西里,我们也随时受到那里路况的限制,也会有危险,不同的是昌都的路随时可能发生险情。有一次我去采访,都是土路,由于下雨,5条河流的木头桥都被冲毁了,车必须要从河水里面开过去,海拔4000多米,特别危险,由于天色已晚,无法通过,也无法留宿,大家决定连夜往回走,当时水流特别湍急,小石头都已经被冲走了,车一下子就熄了火,水也没过了大家的脚面,当时没有人说话,等这个车最后再起动的时候,上了岸就觉得又活了一回。这种危险你不碰到,是不会想象得到的。

主持人:您从西藏回来以后,创办的《都市报道60分》栏目在天津家喻户晓,栏目收视率高达15%,在天津地区能看到的电视新闻类节目中排名第一,成为国内知名的电视新闻栏目,您认为这个栏目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陈国望:说创办不准确,因为我进入天津电视台以后,正好直接参与了这个项目的直播,当时做编辑组长,后来做记者组长,再后来做制片人,一直和这个节目一起成长壮大,这个《都市报道60分》是天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当时已经达到了15、16个点。这档节目除了“三贴近”,还能够反映百姓的呼声,有一个和观众的契合点,那就是不仅仅曝光问题,主要是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主持人:《都市报道60分》是一个高质量的栏目,能给我们谈谈在提升新闻作品质量方面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吗?

陈国望:我们年轻的记者都是有激情的,一定要一直保持这种激情,每做一个片子都有一种成就感,就是再做片子的时候能否比过去做的好呢,如果能坚持这样的态度,一定会做出好的新闻。主持人:2007年以来,您开辟了明星参与、倡导公益的"都市爱心行",以市民亲身体验代替成就报道的"市民工业游",记者体验各行各业艰辛的"今日我当班"等几个《都市报道60分》子栏目,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请您谈谈您是如何实现新闻表现手法的创新的?

陈国望:虽然《都市报道60分》的问题报道能够提高收视率,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了很多负面的东西,心情是压抑的。这些子栏目是用不同手法,从不同角度把这个社会中非常积极、正面的新闻挖掘出来,而且这些新闻是和社会发展同步的。

主持人:您意外地发现长江北源楚玛尔河竟然在丰水期出现断流,大量河鱼困死在河床上。您敏锐地意识到它巨大的新闻价值,制作了被评为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长江源头楚玛尔河断流》。请问如何在众多的新闻线索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并将其制成精品?

陈国望:这条新闻是我们在第二次进入可可西里的时候写的,原本是一条趣闻,我们的摄像拍摄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有很多白花花的鱼在河面,他下意识地拍了两分钟画面。后来我们发现,这是长江源头楚玛尔河断流了。因为这个地区中间有沱沱河,南边有当曲,北边就是长江的源头楚玛尔河,河面上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不正常的。这个断流的背后应该是草场沙化,冰川退缩,包括动物被杀,这给全国敲响了警钟—长江也可能会发生断流问题。后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办法。

主持人:您认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去做新闻呢?

陈国望:我挺欣赏第一届长江奖获得者艾丰说的一句话:记者不能做新闻的挑剔者和旁观者。实际上就是让我们要有责任,有担当。这说明我们记者有责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用新闻的武器去推动社会进步。

主持人:今天是记者节,请您对所有的记者讲些一些祝福的话吧。

陈国望:做记者挺光荣的,我很容幸从事这样一个职业,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这个想法。我也希望所有从事这个职业的人,都能够和我一样有这种光荣感。

主持人:谢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陈国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能给我们谈谈您是怎样走上新闻这条路的?您的新闻生涯中对您影响比较大的经历有哪些?

陈国望:其实我是音乐学院毕业的,离记者这条路是很远的,也是一个很巧合的机会,1999年我进入了一个区电视台,在那里度过了四年的时光,那四年是打下一个良好基础的阶段。后来我到了天津有线电视台,观众的范围扩大了,大家对我的关注也增加了,我自己觉得对新闻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了。当时我们去可可西里采访的时候,先后一共三次进入了可可西里,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个机遇。当时是天津南开大学的一个学生,他在可可西里遇到了野牦牛群,这个报道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也为那里捐了很多钱,让记者把这些捐款送到可可西里。当时第一人选的那个记者不是我,他可能由于身体原因不敢去无人区,所以就轮到我了,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

第一次去可可西里的时候是大年三十,我们是听着放炮的声音进去的,在大年初一凌晨我们走到半路的时候,遭遇了一伙盗猎分子,当时海拔5000米,温度是零下40度,但是很荣幸的拍摄到了抓获7名盗猎分子的场面,当时前面开枪,我们就不顾一切的跑过去拍摄。

主持人:您到了可可西里,不觉得害怕吗?

陈国望:在这个时候,一个记者果除了本能的我要去拍一个东西之外,关键就是你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是别人能去,那么记者就应该能去,无论是我的信条也好,还是自己安慰自己也好,别人能走的路,我也能走。

主持人:除了工作需要,您很开心有这样的机会,您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陈国望:当时就是为了环保,因为那是世纪之交,整个中国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天津滦河上游已经开始断流,天津的水源已经很紧张了,于是就要开始从黄河调水,但是黄河也开始断水了,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水的珍贵,所以非常重视环保。所以一个记者能够跟观众的感受共振起来,能够和他们想得一样,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因素。

主持人:您以范长江的名言“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请问您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何而来?

陈国望:其实范长江的西北之行,后来他写就了《中国的西北角》,也是从天津出发。我看了很多范长江的文章,真的是忧国忧民,我强烈地感觉到,他从百姓的角度去发现社会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把这些问题和不足表达出来。他的言语色彩非常强烈,让读者一下就能体会到这种感受,我觉得作为记者是光荣的。因为这个行业能够有那么多的电视观众,他们花自己的时间去看你做的报道,有千千万万的观众都信任你,这是多么大的荣誉。如果你做的不好,就对不起观众。